疫情防控一线上的家庭大比“拼”
近日,江苏省句容市华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检验点上又多出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只见她熟练地采集核酸,整个操作过程如行云流水一般。总之,哪里缺少人手,她就会出现在那里。领导和同事们都劝她不要太累休息会再帮忙。她总是笑呵呵的说:“我不累,真正累的是你们。”这个熟悉的身影,就是原华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会计刘兴莉。在她的感召下,在上海工作的儿子、小姑子、外甥也成了防控一线上的排头兵,一场防疫大比拼在这个家庭拉开了序幕。
今年52岁的刘兴莉是华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普通的会计,她在会计这个岗位上工作了20多年了,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她主动报名加入自愿者队伍,参与院感培训,学习熟练穿脱防、核酸采样。刘兴莉说:“刚得知自己要变成后备队需要参加核酸采样的时候,心里确实有些担心。”刘兴莉一家四口人,三个人都是在医疗工作的岗位上。由于近日连续高温天气,穿上一层厚厚的防护服,几小时下来她已汗流浃背。为了节省物资,采样人员常常要坚持三小时以上。为防止虚脱,采样前只喝一小口水,她笑着说:“穿上防护服感觉自己像在一个‘行走的蒸笼’里,一个班次下来,就像是洗了桑拿,全身湿透。夜间外采地点有的是光线不太充足的室内,有的是在空旷的广场,她努力调整采样姿势,有时候也需要用上手电筒,克服各种困难,规范采集标本。尽管汗水浸湿衣裤,却没人抱怨,更没人退缩,她和同事们总说,早采一份样本,也早点出结果,就能多排查和排除一份风险隐患,用一滴汗水,换一份安心,值了!
据了解,刘兴莉和年青人一样,一上了工作台就没有时间限制。连轴转成了家常便饭。有一次从早上6点开始工作,一直到晚上近10时。刘兴莉拖着疲惫的身体到家后,倒头就睡。老伴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劝她第二天不要去了,可她没听老伴的劝阻,还是准时到达工作现场。
刘兴莉不怕苦,不怕累。用每一滴汗水浇灌平安之花。唯一让她担心的是远在上海工作的儿子,在她的感召下也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真可谓是,全家齐上阵,筑牢防疫墙。为了提高儿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刘兴莉通过手机视频,教儿子怎么样穿防护服,怎样脱防护服,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一个是认真教,一个是认真学。在上海的小姑子也呆不住了,克服了心里的恐惧走出家门,拼手速在业主群里抢到了当志愿者的机会。在上海的外甥,也被这团结的力量感染了,也迅速报名参加抗疫志愿。一大家人不同的岗位,两座城,一条心,为打赢这场抗击疫情的阻击战,全家人坚守着,努力着。他们是家人,更是战友。也正是靠着这股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他们成了这场抗击疫情的排头兵。巫章娟
